教师资格证
联系我们

联系人:刘老师

联系电话:18581111711

询盘电话:15683141241

邮箱:403298000@qq.com

公司地址:重庆市龙头寺中渝爱都会写字楼3栋7楼

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- 新闻资讯

执业药师《中药一》真题汇编:中药和中药临床应用

发布日期:2022-04-20浏览次数:0

  中医药配方颗粒是中药饮片与现代化工业深入结合后的产物。在抗疫的大环境下,其凭借方便、快捷、易携带的优势,成为了得以大面积铺开中医药治疗,让每一个新冠患者都实现“有药吃,有药用”,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患者的重要法宝。

  一、最好单选题

  1.创新按药品自然属性归类的草本著作是

  A.《新修本草》

  B.《本草纲目》

  C.《神农本草经》

  D.《本草经集注》

  E.《本草纲目拾遗》

  2.根据中药药效基础理论,寒性性对身体的欠佳作用是

  A.阳气虚B.耗气量

  C.伤阴D.敛邪

  E.助火

  3.按中医学五味基础理论,具备苦能清泄的中药是

  A.芒硝B.黄连

  C.川牛膝D.栀子

  E.杏仁

  4.按调节沉浮基础理论,具备升浮和地基沉降二抗逆性的中药是

  A.橘梗B.白前

  C.前胡D.紫苏叶

  E.黄连

  二、配伍选择题

  [5~7]

  A.能软、能下B.能燥、能泄

  C.能补、能缓D.可收、能涩

  E.会散、能行

  5.辛辣味的作用特性是

  6.甘辛的作用特性是

  7.苦涩味的作用特性是

  三、多项选择题

  8.可用以中药煅法的液态辅材有

  A.夏枯草汁B.山羊血

  C.黑豆汁D.吴茱萸汁

  E.石灰浆

  答案及解析

  1.【答案】D

  【解析】《本草经集注》为魏晋南南北朝草本代表作品。创作者为陶弘景,书成于公年500年上下(两汉梁代)。在序例一部分除对《本经》条款逐一注解、充分发挥外,又填补了很多采摘、辨别、煅法、中药制剂、合药取量、诸病通用性药及吃药食忌等內容,大大的丰富多彩了药理学基础理论。在各论创新按药品自然属性分析法,将所述730种药品分成翡翠玉石、蔓草、虫兽、果、菜、米食及知名没用过7类。此书第一次全方位系统化梳理、填补了《本经》,体现了魏晋南南北朝阶段的草本学造就,基本确定了综合型草本著作的编程方式。

  2.【答案】A

  【解析】寒性性受伤阳助寒之弊,而湿热性则受伤阴助火之害。

  3.【答案】D

  【解析】苦,能泄、能燥、能坚。在其中,能泄的涵义有三:一指苦能通泄,如黄连苦寒,作用泻热润肠,治热结严重便秘每用。二指苦能降泄,如苦杏仁味苦降泄肺气虚,治咳喘气逆必投;代赭石味道微苦而善降逆,治嗝逆呕喘常选。三指苦能清泄,如黄连、栀子味道微苦,能清热利湿,治火爆内蕴或拉涨诸证宜择。

  4.【答案】C

  【解析】有许多药主要表现为升浮与地基沉降皆具的二抗逆性,如罗汉果,即能清宣肺气、清咽利喉而具升浮之性,又能清热去火、润肠而具地基沉降之性;前胡,既能降气化痰而显地基沉降性,又能宣散风寒风热而显升浮性。

  [5~7]

  5.【答案】E

  【解析】辛,会散、能行,有散发、理气、活血化瘀作用。

  6.【答案】C

  【解析】甘,能补、能缓、能和,有滋阴养血、与立、轻重缓急、调合药效等作用。

  7.【答案】B

  【解析】苦,能泄、能燥、能坚,有通泄、降泄、清泄、化湿、坚阴、坚厚胃肠等作用。

  8.【答案】ABCDE

  【解析】中药煅法中较常用的液态辅材除酒、醋、生理盐水、生姜水、纯蜂蜜、油等外,还使用别的液态辅材,关键有吴茱萸汁、白萝卜汁、玉脂油、鳖血、山羊血、石灰浆、夏枯草汁、黑豆汁以及他药汁等。

  一、最佳选择题

  1.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

  A.《新修本草》

  B.《本草纲目》

  C.《神农本草经》

  D.《本草经集注》

  E.《本草纲目拾遗》

  2.依据中药药性理论,寒凉性对人体的不良作用是

  A.伤阳 B.耗气

  C.伤阴 D.敛邪

  E.助火

  3.按中医五味理论,具有苦能清泄的中药是

  A.芒硝 B.大黄

  C.牛膝 D.栀子

  E.苦杏仁

  4.按升降浮沉理论,具有升浮和沉降二向性的中药是

  A.桔梗 B.白前

  C.前胡 D.紫苏

  E.黄连

  二、配伍选择题

  [5~7]

  A.能软、能下 B.能燥、能泄

  C.能补、能缓 D.能收、能涩

  E.能散、能行

  5.辛味的作用特点是

  6.甘味的作用特点是

  7.苦味的作用特点是

  三、多项选择题

  8.可用于中药炮制的液体辅料有

  A.甘草汁 B.山羊血

  C.黑豆汁 D.吴茱萸汁

  E.石灰水

  答案及解析

  1.【答案】D

  【解析】《本草经集注》为魏晋南北朝本草代表作。作者为陶弘景,书成于公元500年左右(南北朝梁代)。在序例部分除对《本经》条文逐一注释、发挥外,又补充了大量采收、鉴别、炮制、制剂、合药取量、诸病通用药及服药食忌等内容,大大丰富了药学理论。在各论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,将所载730种药物分为玉石、草木、虫兽、果、菜、米食及有名未用7类。该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、补充了《本经》,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本草学成就,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。

  2.【答案】A

  【解析】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,而温热性则有伤阴助火之害。

  3.【答案】D

  【解析】苦,能泄、能燥、能坚。其中,能泄的含义有三:一指苦能通泄,如大黄苦寒,功能泻热通便,治热结便秘每用。二指苦能降泄,如苦杏仁味苦降泄肺气,治咳喘气逆必投;代赭石味苦而善降逆,治呃逆呕喘常选。三指苦能清泄,如黄连、栀子味苦,能清热泻火,治火热内蕴或上攻诸证宜择。

  4.【答案】C

  【解析】有不少药表现为升浮与沉降皆具的二向性,如胖大海,既能清宣肺气、利咽而具升浮之性,又能清热解毒、通便而具沉降之性;前胡,既能降气祛痰而显沉降性,又能宣散风热而显升浮性。

  [5~7]

  5.【答案】E

  【解析】辛,能散、能行,有发散、行气、活血作用。

  6.【答案】C

  【解析】甘,能补、能缓、能和,有补虚、和中、缓急、调和药性等作用。

  7.【答案】B

  【解析】苦,能泄、能燥、能坚,有通泄、降泄、清泄、燥湿、坚阴、坚厚肠胃等作用。

  8.【答案】ABCDE

  【解析】中药炮制中常用的液体辅料除酒、醋、盐水、姜汁、蜂蜜、油等外,还用到其他液体辅料,主要有吴茱萸汁、白萝卜汁、羊脂油、鳖血、山羊血、石灰水、甘草汁、黑豆汁及其他药汁等。


  执业药师报考条件(声明:文章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更正或删除)

Copyright © 2021-2022小懒虫教育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:云威科技 备案信息:渝ICP备19010810号

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721号

网站地图